原文标题:China’s Pivotal Role in the Silent Conflict in ASEAN’s Energy Future
中文摘要:美国亚洲协会附属研究员李宗哲(Kevin Zongzhe Li)和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黃裕舜(Brian Wong)在《中国在关乎东盟能源未来的无声较量中扮演关键角色》一文中表示,东南亚面临着如何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与兑现气候承诺之间取得平衡的严峻挑战,尽管其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但大部分能源需求仍然依赖化石燃料。中国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双重角色,既为煤炭项目提供资金,也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资金。中国未来的选择将决定东盟的发展目标和脱碳目标能否协调。
作者指出,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保障区域能源安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都是全球接受中国煤炭融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投资者为印尼超过70%的煤炭产能提供资金,其中大部分与矿产和工业园区相关。与此同时,中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清洁技术供应商,在2013年至2023年间向东南亚可再生能源领域投入超过27亿美元,并帮助当地建立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和电动汽车制造中心。中国在天平的两端都发挥着作用,它既可以巩固对煤炭的依赖,也可以推动向清洁能源的飞跃。
对于东盟领导人以及参加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代表而言,考验显而易见。衡量进展的标准并非又一项承诺或又一项产能指标,而是合作伙伴(尤其是中国)是否准备好支持那些将安全与转型密切结合的项目。
而第二个当务之急是在减排的同时,构建适应性和韧性。中国可以通过扩大南南气候合作、分享关于韧性农业、水资源和灾害监测的专业知识,以及将适应性标准纳入其海外绿色金融和基础设施项目来做出贡献。
通过这些努力,再加上持续参与多边气候论坛,中国不仅能够支持东盟的脱碳努力,而且能够支持该地区的生存。(编译:潘立华、秦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