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将粮食系统纳入《巴黎协定》框架

©原创   2025-11-19 14:48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

原文标题:China's Digital Trad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ts Implications

中文摘要: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健康倡议项目高级研究员肖芭·苏里(Shoba Suri)在《从巴黎到贝伦:构建气候适应型粮食未来》一文中表示,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时,粮食系统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处于边缘地位。但十年过去后,人们已认识到气候变化与粮食系统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气候变化正在降低作物产量、扰乱供应链并加剧粮食不安全。在此背景下,人们对农业的认知出现了转变,即将农业视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转变为将其视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杠杆。在各缔约方齐聚贝伦参加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之际,人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这种认识制度化——将政治宣言转化为巴黎框架下的结构化工作方案,以扩大气候智能型农业规模,增强粮食安全,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保护生计。

COP30还应呼吁各国对相关政策进行审查,使农业补贴、贸易和粮食安全措施与气候目标保持一致。目前许多激励措施鼓励高温室气体投入和单一作物种植。将公共支持转向生态农业、多样化农业和再生农业实践,可以同时带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效益。 

从本质上讲,若不实现全球粮食系统的脱碳和多元化,以及增强农业及其赖以生存的小农户的韧性,《巴黎协定》就无法完全实现。通过将粮食系统正式纳入《巴黎协定》框架,设定可衡量的目标,并调动资源扩大气候智能型农业的规模,国际社会就能兑现建设气候适应型、粮食安全未来的承诺。(编译:秦川、江明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