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刊称美国削减药价将带来副作用

2023-09-13 14:41   经济学人

原文标题:America’s plan to cut drug prices comes with unpleasant side-effects

中文摘要:《经济学人》(英国)在《美国削减药价的计划带来令人不快的副作用》一文中表示,美国处方药价格是其他富裕国家的两到三倍。患者自付费用也是世界上最高的。药价高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未对药价进行监管。

这种情况正在改变。美国去年8月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赋予Medicare(老人和残障医疗保险计划)与制药公司直接谈判的权力。如果制药公司的药价上涨快于通胀,法案还要求它们向Medicare支付回扣。

8月29日,美国政府选定首批10种药品进行价格谈判。但制药公司别无选择,只能同意官员设定的价格。自该法案通过以来,已有50多家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指责该法案影响公司发展前景。这已经改变药企制造药物的方式,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

问题之一是法律中的一项条款可能会改变药企开发的药物类型。高管们担心新规定会阻碍小分子药物创新。另一个有争议的条款会在药品上市时启动定价时钟。因此,基因泰克公司正考虑推迟治疗卵巢癌的小分子药物的上市。

文章说,至少在本世纪末之前,《通胀削减法案》的影响可能会较为温和。但随着更多药品加入谈判,制药商将感受到更多痛苦。鉴于美国在新疗法的发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创新渠道的破坏可能会产生深远影响。(编译:潘立华、秦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