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USAID Absence After the Deadly Myanmar Earthquake Speaks Volumes
中文摘要:美国亚洲协会专家Bryanna Entwistle在《美国国际开发署在缅甸致命地震后的缺席说明很多问题》一文中表示,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2天后的3月30日,美国驻缅甸大使馆才宣布提供200万美元的援助,并称“已经部署救援人员”,这一迟缓且微弱的援助令许多对美国人道主义行动抱有期待的民众失望。相比之下,地震发生后不到24小时,中国集结多股救援力量,从陆空多路抵达缅甸灾区,成为首批驰援缅甸的国际救援队伍。国际社会认为,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解散严重削弱应急团队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提供支援的能力,以往发生此类灾难,美国通常是在数小时内部署团队并抵达现场。
中国对缅甸地震的迅速响应引发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是否打算趁机增加海外人道主义援助?专家认为,特朗普砍掉国际开发署约83%的合同,几乎解散了整个机构,也等于放弃了美国软实力工具箱中最强有力的工具,从另一个角度看,此举反而为中国提升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提供机会。但,中国不会取代美国的援助。
作者指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国主要关注基础设施项目融资,而不是能力建设和人道主义援助。 此外,与主要通过赠款运作的美国国际开发署不同,中国历来通过贷款为项目提供资金。
尽管如此,中国对缅甸地震的迅速响应让人们看到了未来中国在东南亚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前景。(编译:潘立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