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中国速度”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原创   2025-06-27 17:17   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

原文标题:China’s Speed Dilemma: Efficiency vs Legitimacy

中文摘要: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发表航空航天工程师Tang Meng Kit等在《中国的速度困境:效率与合法性》一文中表示,“中国速度”指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异乎寻常的快速步伐。这种速度让中国能够在几天内建成医院,在几个月内建成特大桥梁,并在短短十余年内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本评论探讨了中国发展速度的系统性驱动因素、相关的里程碑事件,及其可供世界借鉴的经验。

文章介绍,中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政令能够快速执行。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在决策方面面临的制度阻力非常小。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通过人员动员与调动资源,武汉市在十天内就建成了一座拥有1000张床位的医院。这种模式带来了“中国速度”,让中国取得了众多发展成就。例如,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在太空领域,“嫦娥五号”于2020年获取月壤样本。“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成功着陆火星,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太空强国。

文章指出,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需要在速度与可持续性之间取得平衡。“中国速度”展现了一个坚定的国家所能取得的成就,但在按这种速度发展的过程,中国亦出现了债务增多、不平等加剧及环境恶化等现象,这凸显了平衡的必要性。在一个气候紧迫性和全球竞争激烈的世纪中,发展速度十分重要,但各国亦需重点关注可持续与包容性发展。(编译:秦川、江明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