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 steps up efforts to adapt as US-led ‘reshoring’ campaign seems set in stone
中文摘要:香港《南华早报》记者Kandy Wong在《美国主导的“回流”运动似乎不会停止 中国积极应对》一文中表示,尽管在大多数其他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但是美国两大政党的政客们似乎都准备坚持将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出去的运动。美国的“回流”运动的确对中国和全球供应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但作者认为,中国一向是一个非常能抗压的国家,美国的限制措施最终可能适得其反。
去年9月,在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访华期间,华为出人意料地推出了Mate 60手机,这是中国自主芯片设计取得的一个突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叶玉表示:“服务业是美国的强项,但他们很难在美国国内为创新产业建立一个全面的供应链。只要看看他们汽车工人的罢工,你就会看到影响。”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hina and Globalisation)研究员Wang Zichen认为,西方国家发起的所谓再工业化运动与成长势头正猛的经济体例如印度的工业化过程并不会对中国的进一步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出现所谓的“零和博弈”现象。他表示:“中国政府已表示,将对中国制造商的海外投资持开放态度,这与既定的产业发展模式是一致的。”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采取措施增强自身的韧性,并借力于庞大的消费品市场规模地位,成功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He Weiwen表示,美国的限制措施“不足以”阻碍全球化,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部分,中国仍将在未来十年实现众多技术突破。岭南大学一教授表示,“这可能为中国创造出更多机会,通过发展国内市场和加大创新投资,逐步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编译:江明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