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Lessons for Africa From the U.S.-China Trade Conflict: Diversify or Be Disrupted
中文摘要:南非智库“中国-全球南方项目”刊发加纳阿克拉中非国际关系中心执行主任帕梅拉·卡莱斯克(Pamela Carslake)的署名文章《中美贸易争端给非洲的启示:构筑制造业竞争力》。作者指出,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非洲国家正面临双重风险:一方面,关键资源出口需求可能因全球供应链重构出现断崖式下跌;另一方面,美国对非加征关税与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撤出形成叠加效应,使依赖援助与单一贸易关系的非洲国家承受系统性冲击。
文章同时揭示危机中蕴藏的战略机遇,强调非洲决策层亟需构建更具韧性的经济架构。研究通过解析中美贸易冲突提炼出三项核心启示:
制造业维度,中国抵御贸易壁垒的战略底气源于完备的工业体系。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规模占其总出口量18%的同时仍保持谈判主动权,这种战略纵深是多数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非洲国家所不具备的。当前非洲制造业增加值仅占GDP的10%,薄弱的工业基础不仅制约出口结构升级,更削弱了经济抗风险能力。
贸易安全维度,争端凸显单一市场依赖的脆弱性。以刚果(金)为例,其60%的钴矿出口集中流向中国市场,这种结构性风险在贸易争端中极易演变为发展危机。研究建议通过《非洲大陆自贸区协定》深化域内贸易一体化,将区域内贸易占比从当前的18%提升至30%以上。
战略转型层面,实证表明制造业增加值率每提高1%,经济韧性指数相应提升0.8个百分点。文章主张实施"非洲工业复兴计划",重点培育汽车组装、农产品加工、医药制造三大战略产业,同步建立泛非供应链数据库,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动态决策支持。
研究结论强调,全球价值链重构窗口期稍纵即逝。非洲国家需把握“危机红利”,加强国内工业,扩大进入区域和全球市场的机会。(编译:江明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