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s Updated Climate Goals: Q&A with Senior Fellow Fan Dai
中文摘要: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美国)编辑Elizabeth Hanlon在《中国新的气候目标》一文中表示,中国承诺在11月于巴西举行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之前更新其国家自主贡献,这将明确中国到2035年的气候目标。
作者采访了近期刚从中国返回的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环境与自然资源项目以及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项目高级研究员戴凡(Fan Dai,音译),后者分享了她对中国迄今采取的气候行动的见解、中国领导人对更新国家自主贡献的思考,以及中国在脱碳方面面临的障碍。
戴凡表示,相信中国正在朝着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迈进,但真正的疑问是何时能看到这个峰值。
基于观察,她认为,中国大部分地区或提前于预定时间达峰。但某些省份和行业对减排政策存在抵触,这些地方仍在建设新的燃煤电厂,也在努力实现能源转型。这些地方可能要到2030年后才能实现碳达峰。
她表示,中国气候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致性。尤其是在国家层面,中国采取的是一种比许多其他国家更一致和全面的方法。其气候议程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
她指出,中国的挑战在于平衡经济增长与气候目标。中国经济仍然高度依赖煤炭。实现水泥、钢铁和电力等重工业的脱碳将是一个巨大挑战,需要时间。此外,国家与次国家层面以及部门之间在实施气候政策方面存在差距。而且,碳排放数据需要高度透明。
她认为,中国能够成为气候行动的领导者,并通过其在可再生能源投资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树立好榜样。(编译:潘立华、秦川)